首页 -> 通知公告 -> 正文

2025暑期“三下乡”|看运河古香,承红色精神

发布日期:2025-09-07    来源:

七月流火,机械工程学院“德州运河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调研”实践队踏上德州土地,带着对地方历史的好奇与探寻文化根脉的热忱,开启了为期五天的社会实践。此行,我们要解开一个谜题:流淌的运河与静止的王陵,如何共同书写着德州的文化基因?

活动伊始,德州文旅局的李老师便带着我们“触摸”历史。在运河古码头遗址,他指着岸边磨损的石阶说:“这些凹痕里,藏着明清时南来北往的商船故事。”我们蹲在遗址旁听当地老人讲“船帮号子”,翻着李老师推荐的《德州运河志》,才懂这条河不仅是运输线,更是南北文化碰撞的熔炉。

从永乐年间苏禄使团沿运河访华的路线图,到墓区牌坊上中菲合璧的雕刻纹样,她细细拆解:“王墓的一砖一瓦,都是当年‘海内存知己’的见证。”我们沿着神道漫步,看石像生的造型既有中式威严,又带着南洋风情,忽然明白——运河的畅通让这段跨国情谊有了落点,而王墓的存在,更让运河文化多了层国际印记。

几天里,从文献查阅到实地走访,从老师的专业解读到团队的激烈讨论,我们渐渐看清:运河是动脉,王墓是勋章,二者共同构成德州“开放包容”的文化底色。如今,部分遗址的风化、年轻群体认知的匮乏,让这份遗产面临传承之惑。

但我们相信,青春力量能为历史注入新活力。或许是用短视频讲好“运河与王陵”的故事,或许是在校园里策划文化沙龙,让更多同龄人看见身边的历史。毕竟,保护不是封存,而是让千年故事在当代有新的听众——这,正是我们青年一代该扛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