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暑期,设计与艺术学院铭腾先锋队奔赴山东省枣庄市滕州市,开展为期七日的红色调研实践活动,让革命精神在行走的课堂中落地生根。

调研首日,队员们首先走进滕州博物馆。展柜中,泛黄的战地书信字迹虽淡,却仍能触摸到字里行间滚烫的家国情怀;磨损的步枪枪身布满凹凸纹路,每一道痕迹都刻满了抗敌将士浴血奋战的峥嵘记忆;黑白老照片里,一帧帧画面定格着风雨如晦的岁月过往——有战士们奔赴前线的坚毅背影,有百姓支援抗战的质朴面庞。队员们驻足凝视、轻声交流,指尖掠过展柜玻璃,这一刻才真正读懂,“红色滕州” 从不是课本里抽象的名词,而是凝结在文物上、可感可触的滚烫记忆。

离开博物馆,队员们来到洪山口烈士陵园。苍松翠柏环绕,巍峨的烈士纪念碑上,“革命先烈永垂不朽” 八个字在阳光下格外耀眼。队员们缓步走上石阶,在烈士墓前轻轻整理花篮缎带。在纪念碑前,队员们脱帽默哀,深深三鞠躬。
随后,队员们走进东古村,沿着青石板路走访村民,想看看红色历史在民间的温度。村里的老人对红色历史记得清楚,能说出本地战斗的时间、人物和关键节点;中年人多通过学校教育、村史宣传了解红色故事。

调研过程中,团队成员精心了制定一份调查问卷,其中有“您了解滕县保卫战的具体过程吗?” 这样的基础问题,也有“滕县保卫战与台儿庄战役有什么关联?” 这样的深度提问。问卷最后,还附上王铭章将军的相关资料、滕县保卫战的详细内容,以及历史上著名人物对这场战役和王铭章将军的评价。
七日的调研虽短,却在队员们心中刻下了深刻的红色印记。这不仅是一次实践,更像是一场跨越时空的 “红色对话”——与博物馆的文物对话,读懂先烈的牺牲;与烈士陵园的英灵对话,感悟信仰的力量;与东古村的百姓对话,触摸历史的温度。队员们愈发深刻地懂得:红色文化的传承,从不是简单的“回望过去”,既要凝望历史地标的斑驳印记、聆听民间故事的温热回响,更要以青春之姿躬身实践,接过精神接力棒。
未来,铭腾先锋队的队员们愿以青春之名,化身滕地红色故事的 “忠实讲述者”、红色精神的 “坚定守护者”——把博物馆里的文物故事讲给更多人听,把东古村的民间记忆传得更远,让这片热土上的红色薪火,在新时代的晨光中生生不息、代代相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