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入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让青年学子亲身领略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7月10日至16日,设计与艺术学院“彩艺焕新队”走进德州宋窑红绿彩博物馆,开启了一场与千年陶瓷文化对话的社会实践之旅,在暑期“三下乡”活动中沉浸式感受非遗之美。

德州宋窑红绿彩博物馆坐落于德州市,馆藏着大量珍贵的宋窑红绿彩文物。红绿彩瓷是中国陶瓷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始于宋金时期,以红、绿两色为主,色彩鲜明,纹饰精美,蕴含着古代工匠们卓越的技艺与独特的审美。其制作工艺复杂,从选料、制坯、施釉到彩绘、烧制,每一道工序都凝聚着匠人的心血与智慧。博物馆内,从古朴的瓷片到完整的器具,每一件展品都在诉说着宋窑红绿彩曾经的辉煌。同学们在讲解员的引领下,依次参观了不同展区,透过这些承载着岁月痕迹的文物,了解红绿彩瓷的制作工艺、艺术特色以及在历史长河中的发展脉络。在“历史溯源”展区,同学们看到了红绿彩瓷从萌芽到兴盛的历程;在“工艺展示”展区,大家直观感受了红绿彩瓷的制作流程;在“精品鉴赏”展区,一件件精美绝伦的红绿彩瓷让同学们大饱眼福。
参观过程中,同学们专注聆听讲解,仔细端详展品。当看到那些色彩艳丽、造型别致的红绿彩瓷时,大家不禁为古人的创造力所折服。在互动交流环节,同学们围绕红绿彩瓷的历史价值、文化内涵以及当下传承困境等话题展开热烈讨论。有同学表示:“红绿彩瓷不仅是一种艺术品,更是一种文化符号,它见证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和审美风尚。”通过此次实践,同学们不仅领略到了宋窑红绿彩的独特艺术魅力,更深刻认识到非遗传承的重要性。
队员们纷纷表示,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会更加关注传统文化,努力成为非遗文化的传播者和传承者,让古老的宋窑红绿彩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此次实践活动,也让同学们跳出书本,在历史现场触摸到了文化的脉搏,将课堂上的文化学习成果有效转化为传承文化的实际动力,用青春行动践行着守护文化根脉的誓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