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传承红色基因、铭记百年党史,7月5日,信息工程学院“烽火青春・信念照亮”研学队赴临沂市华东野战军总部旧址暨新四军军部旧址纪念馆开展实践学习,在与革命先辈的“隔空对话”中重温光荣岁月,汲取奋进力量。

步入纪念馆,大厅中央华东野战军主要领导人的群雕庄严肃穆,两侧墙上的战役图谱与军功奖章无声诉说着峥嵘过往。队员们被这庄重氛围深深震撼,驻足默哀,向为民族解放事业献身的先烈们致以崇高敬意。

在史料展区,历经风霜的文献、刻字笔杆、木制枪机和革命旗帜等实物,让队员们直观触摸到沂蒙大地的壮阔历史。通过图文介绍,大家深入了解了鲁南战役的辉煌历程,陈毅将军“鲁南泥泞行不得,坦克都成废纸堆”的诗句,生动再现了战役的艰苦卓绝,也让队员们真切感受到我军在运动战中的智慧与勇气。

观看文献资料与历史影片时,队员们深切体会到战争年代的艰难困苦,更被华东野战军壮志凌云的爱国情怀所感染。从革命先辈用热血书写的历史篇章中,他们读懂了坚定信仰的力量,也铭记了战争的残酷与和平的珍贵。

“淮海战役中,鲁中南妇女连夜赶制军鞋;鲁南战役时,群众冒雪为前线送饭……” 小小讲解员讲述的支前故事,让队员们深刻感悟 “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沂蒙精神。沂蒙运输队的无畏、老区人民“破家支前”的奉献,生动诠释了“军民一家亲”的战争伟力,让大家更加珍惜今日和平生活的来之不易。

队长陈镜米感慨道,“那些军功章承载着华东野战军浴血奋战的光荣历史,革命胜利来之不易。我们当代青年应时刻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广大青少年生逢其时,要赓续红色血脉,树立强国有我的远大志向,做堂堂正正、光荣自豪的中国人,勇担民族复兴的时代大任。” 如今海晏河清的盛世中国,是革命先辈在“一寸山河一寸血”的战斗中铸就的,当代青年学生更应胸怀理想、满怀情怀,珍惜和平、奋勇前行。
此次研学让队员们在重温历史中增强了民族自信与自豪。大家表示,将以实际行动传承“铁军精神”,把红色基因融入血脉,牢记初心使命,以专业所长投身社会实践。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华东野战军纪念馆承载着民族记忆与精神价值,青年一代唯有读懂历史,方能明确责任,在新时代征程中砥砺前行,用青春力量续写民族复兴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