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日,电气工程学院“智动未来 科创实践团”走进山东省济宁市科能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开展为期一周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在企业一线的“实战课堂”中锤炼专业技能、涵养职业素养。

实践前期,校企双方精心制定方案,围绕自动化设备研发、生产调试、智能控制系统运维等核心领域,打造“理论讲解+车间观摩+动手操作+问题研讨”四维实践模式。8月1日开营仪式上,企业工作人员详细介绍了企业在工业自动化领域的技术优势与发展成果,强调自动化技术对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关键作用;带队老师则叮嘱同学们珍惜实践机会,带着问题学、结合专业思,在实践中检验学习成效。
实践期间,同学们近距离观察自动化生产线的运作流程,了解传感器、PLC控制器等核心部件的装配标准与质量检测方法,亲手操作精密调试仪器,掌握设备校准的关键参数;在智能控制系统研发部,技术工程师以企业承接的智能制造项目为例,拆解PLC编程逻辑、人机交互界面设计、伺服电机联动控制等核心技术,同学们结合课堂所学的自动控制原理,提出优化控制算法的思路,得到工程师的充分认可。

针对企业生产中的实际难题,校企联合开展“技术攻关微课题”活动。团队聚焦“自动化分拣设备分拣效率提升”问题,通过连续3天的设备运行数据采集、程序逻辑分析,提出“优化光电传感器触发阈值+调整机械臂运动轨迹”的改进方案,经测试使设备分拣效率显著提升,获得企业高度评价。
8月7日实践收官座谈会上,同学们纷纷分享收获,“从课本上的PLC指令到车间里的设备调试,终于明白理论与实践的差距,也找到今后学习的方向”“企业对自动化技术‘稳定性、精准度’的严苛要求,让我意识到专业学习必须精益求精”。企业工作人员表示,将持续深化与高校的合作,为自动化专业学生提供更多实践平台,共同培养符合产业需求的高素质技术人才。

此次暑期社会实践,不仅让自动化专业学生在企业实战中提升了专业能力,更搭建起校企协同育人的桥梁,为后续人才培养、技术合作奠定坚实基础,助力学生以更扎实的专业素养迎接未来职业挑战。